夜晚大雾,窝在阳台沙发。昼夜温差很大,正值处暑,下过雨的夜很凉,微冷的风从背后抓住我触手垂在胸前,间或驶过的汽车轮胎声音略感粘稠,每个深夜都适合读书。
合上最后一页抬起头,天色已蒙蒙亮了。那就在这美好天气的清晨组织一下书中笔记,写写自己的感悟。读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学到一些知识也有自己的体会。我从小便喜欢看书,各类知识都知道一点,而知识也是无穷尽的,书也是看不完的。因为知识积累不足,即使有所感悟也是不成熟的,如此作文式的公开写出自己的理解让人紧张。
我认为社会学这门学科在社会科学的各类都包含一点,总体上是研究群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近观个体,麻烦而无趣的社交让我心生厌恶反感透顶;但从远处看人类社会,这个研究人类群体和社会关系的学科却让我兴趣盎然,狐獴一样好奇的探起头来。
在我看来《乡土中国》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了对乡下人的偏见和文字在乡下社会的作用;第二部分讲到社会中的四种权力分类并着重介绍了其中的“长老权力”和约束乡下人的礼仪规矩的各方面分析;第三部分说到乡下人生活的普遍性;第四便是“需要和欲望”的见解。其中我不是按照书的章节来分类,而是大概分类作者所讲的东西,并说一说我自己的见解。
我在城市长大,所对乡下的全部了解都来源于纪录片和沈从文、余华和莫言的小说,还看过萧红的《呼兰河传》。通过文字所展示的乡下生活,几位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写作的不同角度构成了我对乡下的整体印象,正巧与这本《乡土中国》所讲特质吻合。
书的开头便讲了对乡下人“土”的印象,其原因就是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掌握的知识种类不同。其实乡下人来到城市看到完全不熟悉的、政策规定的俗成而反映出的迟钝和城市人到农村五谷不识、对农具束手无策的情况是完全一样的,所处方位不同,熟悉环境的一方都会觉得不熟悉的一方愚钝罢了。如果不经过认真思考就带有不公正的态度看待某一群体,这就是偏见。
而同样认为乡下人“愚笨”的地方还有文字的使用。其实文字本身就有其局限性,比如因为词语的含义有限所以在表达时总不能精确完美的表达出内心情感;而又因为时间的跨越,所以书信的对方也不能很好理解文字的内涵。所以文字有很多容易错失和引起歧义的地方,如此说来,面对面交谈的语言不仅生动形象而且交谈方便,同时群体之间还有自己特殊的语言方式,文字哪里能达到语言交流的实用性呢?现代社会和乡下社会的环境大有不同,光以文字的使用程度来评判智力高低实在有失偏颇。
而文字也并不是标识的唯一工具,正因为乡下的环境是不大流动的,邻里乡亲都知道谁家在哪什么店铺在何方,并不需要挂个大牌子写着店名和某宅,《呼兰河传》中也提到过有意思的东西,“人们凭着记忆,那怕就是李永春摘掉了他的招牌,人们也都知道李永春是在那里。”在这种环境下,文字哪有那么重要呢。
第二部分便介绍了四种权力,分别是“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和“时势权力”。而其中和乡下社会的特点最相关的就是“长老权力”。
“长老权力”便是教化性的权力,即是和“礼”相关的东西。 我认为“礼”有血缘关系和年龄长幼的限制,是一种前辈拥有解释权的、爸爸式的教化权力,而其中也包含很多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旧俗,它是一种复杂繁琐的道德要求,且是先我存在、代代相传并通过不断教化“命令”人臣服的东西,想要通过耳濡目染将此仪数变为一种不容置疑的深入灵魂的道德上线,成为一种不可辩驳的奇怪存在。执行它的人便是拥有教化性权力的人,它让人感到强大和有控制力,也许正是因此,这种荒谬的东西才有了代代相传的可能?如果将“礼”的条条约束分开来看,会发现存在很多不公平的残酷的因素。当服于礼的众人跳出框架,不再认为所有人认为正确的事物就是真正的正确之时、当我们感到其中荒谬的时候,看似坚固和让人觉得压迫的旧俗就变成了可打破的东西。
在社会变迁迅速的现代,这个刻板繁琐使人受到压迫的习俗与现代社会相违,它变成给守旧的人的空壳的面子,守旧的人固执的紧抱着一个脏污的旧玩具。
“礼”是一个艰难压迫的上线,而我们现代的法律则是固定的下线,法律不要求人人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圣人且一举一动都要受到众人评判,法律是因时而进的所以是合理的,它规定了人性的下线。
第三部分即介绍了乡下人生活的一些特点,包括聚村而居,与外界社会不流动,发展速率缓慢,人与人之间相互熟悉,人对生物和自然规律的了解,还有伦理关系的差等次序和以“己”为中心的可伸缩的社会圈子,和有关人情社会的内容,书中介绍都很全面详细。
其中人对自然规律的熟悉让我非常好奇,比如很多不知原理但是正确的俗语,一些奇怪的但是管用的土方,还有中医和农历,都是和自然相关的有趣事物。乡下人和自然的亲密和熟悉总是让我很感兴趣,他们像是熟识的老友,一直融合在一起,之后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也知道土地的全部秘密。
第四部分的“需要和欲望”有两个方面,包括人生理上的需要与欲望和人类生活中受文化影响的欲望。关于人类生活的欲望,作者在书里的表达详细、便于理解并且我都很认同。
而人生理上的需要和欲望的部分也是我一直以来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是因为身体决定人类需要吃饭,所以我有味蕾、可以尝到不同食物的滋味,所以人类才喜欢吃吗?而喜欢吃又不仅因为好吃,因为口腔的味蕾就是身体为了人类要吃而准备的小手段。所以人类喜欢食物,而身体的设置使其刚好可以满足身体需要? 而对于生命繁衍来说,《中国同性恋研究》里说,性快感是自然选择赋予两性完成繁殖使命的奖励,所以因为有性快感人类才乐于进行性行为,才有机会不断繁衍;而如果假设人类的性行为是痛苦而无法接受的,那也是身体在拒绝人类的繁衍?对此我总感到人类总被一种高于意志的力量在支配着,想着想着就掉入类似《黑客帝国》的场景了......
写完这篇感悟已是晚上,每个和夜晚相处的机会都是绝对不可错过的,空气干净,风很柔和,我的月亮很美,听到丛中小虫鸣叫的声音,心情大好。
(文字:19届社会学新生—宋依霖 编辑:张妍)